
央廣「開放˙歷史」系列節目是要告訴受眾一個個臺灣人的故事,大部分故事的主角都是你我一般的小人物,他們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家國的熱愛。這些故事過去從我們的歷史中被抹去、被偷走甚至從記憶中被歪曲,透過越來越多的檔案開放,以及諸多文史調查專家的田野訪談、口述歷史,這些愛的故事再次呈現眼前。
★週三「老康口述史」
前往>>央廣華語節目粉絲團 | Facebook
前往>>北安55號微博 | Weibo
聽友來函: [email protected]
央廣「開放˙歷史」系列節目是要告訴受眾一個個臺灣人的故事,大部分故事的主角都是你我一般的小人物,他們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家國的熱愛。這些故事過去從我們的歷史中被抹去、被偷走甚至從記憶中被歪曲,透過越來越多的檔案開放,以及諸多文史調查專家的田野訪談、口述歷史,這些愛的故事再次呈現眼前。
★週三「老康口述史」
前往>>央廣華語節目粉絲團 | Facebook
前往>>北安55號微博 | Weibo
聽友來函: [email protected]
《台灣政論》這樣一份反映社會輿情、針貶施政弊端、關心外交困境、追述先人榮耀的月刊,只是希望政府能照顧到現實問題,再加上一點婉轉溫和的批評,以建立一個和諧的、進步的、溫和的社會。對於一個比較開放的社會來說,那是執政者求之不得的施政指標,但在戒嚴體制下,它被國民黨版官報扣上「地方主義」的帽子,甚至還被指控「混淆視聽」。蔣經國在立法院公開指責姚嘉文那篇〈186比1的差異….高普考還要論省籍嗎?〉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後,整個政權對此定調,我早已心裡有數,《台灣政論》被查禁是遲早的事了。
...更多今天要繼續跟大家談1975年我創辦《台灣政論》的經過。1975年7月《台灣政論》雜誌申請獲准,可以發行,但是我以前跟這些文人、知識界或大學的學者雖然認識,可是要辦一份雜誌,要有許多作者,平常如果沒有交往,邀稿不是那麼容易。然而大概也是時勢的氛圍所造成,許多人看到機會都想投入,所以當時有一句話:「左右統獨都投稿,本省外省都動筆。」而當時願意幫這份「偏激分子」刊物寫稿的作者,也很讓人感動。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