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為因被認為危害美國國家安全而遭到美方制裁,創辦人任正非9日難得露面,被問及晶片短缺問題時表示,他對公司生存能力有信心,晶片還是要依賴全球化來解決,任正非強調,不管怎樣抵制和封鎖,都會堅持全球化不動搖。同時他也向美方喊話表示,相信拜登政府在制定針對華為的政策時,會考慮到美國的商業利益,並稱華為仍然希望購買美國產品。
認晶片過剩時就會有人找華為買
任正非今日出席華為與多家國有企業及山西省政府推出的一項5G煤礦合作計畫「智能礦山創新實驗室」揭幕,難得露面的任正非在回應華為晶片因遭美國制裁而短缺以及近期全球晶片缺貨狀況時強調,關於晶片問題,還是要依賴全球化來解決。任正非強調,不管怎樣制裁和封鎖,華為堅持全球化不動搖,「當全球晶片過剩,將有人會找我們來買晶片,我想會有這個時代的。」
港媒報導,這是任正非自去年3月以來首次在媒體前公開露面,同時也趁機向美國政府喊話,他表示,儘管要讓華為從美國實體清單中剔除將極其困難,但公司仍希望購買大量美國設備和材料,強調向中國公司供貨有助於美國公司的財務表現,且「希望美國新一屆政府將奉行有利於美國企業和經濟發展的開放政策。」
永不出售手機業務
任正非還補充,即使行動業務仍面臨壓力,但他對公司的生存能力有信心。華為2020年的營收和獲利都維持正成長,客戶仍然對華為有巨大信心。同時他也表示,華為永遠不會出售終端業務,可以轉讓5G技術,但絕不會出售終端手機業務。
2019年華為遭美國被列入貿易黑名單,因而限制了美國公司向華為出口技術,以及涉及美國技術產品也不能出售給中國。像是Google不再被允許將其Android系統授權給華為,導致華為全球智慧型手機銷量大幅下降;美國切斷華為與關鍵晶片供應的聯繫,也導致華為缺乏高階應用晶片,影響產品發展。